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活在南宋 > 第四零四章幸福的狗儿(2/3)

第四零四章幸福的狗儿(2/3)

上一页活在南宋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白给,至少,嗯,五两银子,掏不起?正好,俺们自用便是,正好还不想给你们哩。

这么一想,庞大郎满脸的佩服起狗儿来了,真是“能屈能伸大丈夫是也!”,将来的成就绝不止眼前这点,自己和老陆跟着他也算是有个奔头。

读书人看中的是什么?面子!

为了一千领军衣,狗儿会肯在青楼陪着他个老奴才泡妹子?虽说狗儿是乞丐出身,但是骨气也不会那么低,之所以会这样来,是因为有更大的利润。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那么君子是追求义的,何为义?这个义范围很大,涉及很广。

利指的是金钱、物质这种利益,而义便是指操守以及道德正义。

你如果要当君子金钱这些物质利益就不应该追求了吗?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贞妇爱色,纳之以礼”。

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是可以追求利的,但是需要你在利和义做个选择的时候,君子一定是舍身取义的,不能像小人一样“毫无原则的贪利”。

这一千件军衣是狗儿用来贩卖的吗?不是,是给唐家村新编练的民团用的,按照大宋律,士兵从戎,这等军衣军械都是按照期限免费领取的,即使坏了,也可以免费更换。

但实际上衙门却让他们自备,这是不合理的地方,狗儿帮忙从官府搞来了军衣,给他们穿是“义”!

就算是私底下,狗儿为了接到祐川县石炭矿场的物资订单,卑恭鞠膝的迎合苏大,赚了钱也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

毕竟以现在狗儿的条件完全可以做到自己一人,一生吃喝不愁。但是,不知不觉间,狗儿的背后出现了一群人,这群人都依靠着狗儿。

狗儿作为这群人的“达者”,自然要承担起养活他们的重任,如果仔细算,大宋律要求,“无儿无女的老者,当地官府负责给其养老送终,孤苦伶仃的孩童,官府也得负责把其养大成人”。

但实际上,县衙门至今没过问一句话。

所以狗儿替官府养活这帮乞丐,亦是“义”。

这是大前提,然后看实际。

一天三顿饭,就算是这群人敞开了吃,以狗儿如今每个月的进账,完全没有压力,但是人活着不光是吃啊!还有衣服,春夏秋冬四季衣裳,看病拿药还有衙门收取的税钱,就不老少。

而且最重要的,狗儿觉得同样是爹娘生的,凭啥自己这帮人就被人嫌弃?就因为是乞丐出身?所以狗儿认为,自己这群人,也有读书的权利,也有当官的权利,也有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梦想。

但是实现梦想,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实现的,得有金钱物质的支撑,像学武的大傻和胡大康,打熬筋骨得吃肉,不吃肉没力气,白学。

学做生意的狗儿柳红李子木,更是要拜那些老掌柜老管事们学算学,学本事!

至于胡小康几个有心考科举的娃子,更是要延请学究来给他们教授学问知识。

还有那些女娃子,胭脂水粉花衣裳,针头线脑一大堆东西,狗儿都要管。

没办法,自己从这团体中来,出息了就得回来拉扯这帮姐妹兄弟,若不然会被某些人做文章指着狗儿“忘恩负义”,若是背上这一污点,狗儿就没了立身之基,当官?恐怕会被言官们骂死,御史们用折子参死。

钱啊钱!难道了多少英雄汉。

不管是古人还是后世人,为了钱,好好的女子出卖身体,为了钱,善良的汉子走上了犯罪道路,为了钱,丢了道德,丢了羞耻心,滚滚红尘中,保持一颗不受污染的至诚之心,是一件极难之事儿。

马上要过年了,路过杨家庄时,狗儿就让杨小修留在家里过年,等明年回龙州时,再接他走。

经过几个月的相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活在南宋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