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活在南宋 > 第三九六章回乡路(2/3)

第三九六章回乡路(2/3)

上一页活在南宋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老婆娃子还在,人也没病饿而死,日子就还有奔头,来年认真伺候田地,再不敢偷懒收不到粮食。

少年的力气是廉价的,就像是地里的韭菜一样,割一茬又一茬,迷糊盏茶的功夫力气又回到了身上,朦胧中听到呼唤声,身子一滚,啪,泥疙瘩没砸中目标,惋惜的碎成一撮。

“你个懒娃子,不赶紧过来干活还居然睡起觉来,那觉晚上不能睡吗?非得趁着干活的时候睡?给我滚过来!”

少年郎吐吐舌头,冲着对自己呵呵笑的祖父叹口气,接过他递过来的草帽,重新回到田地里,蹲在地上继续捆绑稻草秸。

草帽戴在头上,闷得头发不一会就出了汗水,但是它遮挡太阳的荫凉却是能让脸蛋少一些火辣辣暴晒,这种东西有利有弊,但总体来说,利大于弊,毕竟暴晒很容易就让人中暑。

在古代生病,有句俗话形容,叫:一分医术三分药,剩下六分看阴德。

农人家活儿全是卖体力的,少年人力气来的再快也有用完的时候,就当累的浑身汗水俩手掌满是水泡时,远处的田垄小路上,打扮的像花蝴蝶一般的小妹,一路喊着阿哥阿哥的跑了过来。

后面挑着扁担的母亲,急匆匆的追了上来,除了担心闺女掉进田里会被秸秆茬子刮伤,还在担心家中麦场上晾晒的粮食,正被贼偷一般的鸟雀啄食。

两盘素菜一碟荤菜,外加十几个发着面香的热炊饼便是中午的一顿午饭,吃完了再喝一碗清火解暑的绿豆汤,也能让乏累的身体稍微缓解缓解。

自古以来,孩子们喜欢娘的要多过爹,因为娘亲不但能喂饱你的肚子,还能安抚好你的情绪。

荔枝膏水,时下大街上卖得火热的一种消暑解热的冷饮子,光听名字就晓得它很贵,拿出来当做今日儿子幸苦一天的犒赏,自然能博得他大声的欢呼。

荔枝膏水主材料是荔枝,外上糖霜和冰块,喝一口又甜又凉爽,吊足了口味,是非常受老百姓们喜欢的一种饮品。

但是古时候运输不便,导致荔枝非常昂贵,新鲜的荔枝更是难以保存,但再难也抵挡不住吃货的脑洞,不知道那个美食家就想出个熬荔枝膏的法子,先将荔枝的果肉剥离下来,洗干净放进坛子里,再加上甘草、生姜和各种香料,然后放在锅里煮,煮到长长的细丝可以用筷子挑起来就算大功告成。

巴掌大的竹筒里放进一半凉泉水,外加糖霜和冰块,挖一点荔枝膏进去搅和一下,这一竹筒就能卖七八文钱。

七八文钱对于纯粹的农人家庭可是不少,所以凶恶的父亲有些不同意,哪怕祖父劝说也仅仅同意给儿子买三文钱一大碗的杨梅水或者甜梨水。

少年郎当然不乐意啦,筷子一甩就附到母亲背上,搂着她脖子要荔枝膏喝,但是丈夫是一家之主,她也不好反驳,只好偷偷告诉儿子,会给他几文钱再买些甜豆吃。

安慰好赌气的儿子,一家人继续围坐在地头的树荫下吃午饭,仔细听这周围,到处是喊人停歇吃午饭的吆喝声。

哦,还有赶路的马车声。

“这位老丈,此地距离祐川县城还有多少路程?”

被狗儿派过来问路的庞大郎,从喘着粗气的马背上跳了下来,拱拱手向正在喝绿豆汤的老人问道。

老汉年轻时给人家当小厮,走南闯北去过不少地方,莫说是去祐川县城的距离了,就是此地到成都府城的路程都晓得,听了问路的声音,刚准备痛快的指点一番,但是一抬头看见来问路的是个军汉,而且腰间还挎着钢刀,心下就有些畏惧。

结结巴巴的说声十五里地路程,就低下头继续喝碗里的绿豆水。

庞大郎顶着大太阳赶了一上午路,腰间水囊里的水早就喝完了,看老丈一家人都在喝绿豆水,嘴里就有些馋,舌头舔舔嘴唇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活在南宋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