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活在南宋 > 第一四五章就这么走了?(2/3)

第一四五章就这么走了?(2/3)

上一页活在南宋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一翻,咳嗽一声便递给旁边的一个文吏。

文吏接过来,扭头对着面前站的老老少少大声喊道:“都给我直棱着耳朵听着,喊到谁了,谁就给俺回个音,回的慢的仔细鞭子抽你!”

一群人乱哄哄的回答是。

这文吏就举着册子唐三、唐四、唐花牛、唐锅底的一通点名,偶尔有回话慢的不管男女老幼就是一鞭子抽过去。

他这边点着名,那边赵捕头挎着腰刀,握着马鞭在驴群里转悠,时不时的就停下脚步细细的瞅着。

那头驴子当天只是匆匆一撇,只有个大概印象,毛皮花色大概是灰白色,脑袋上有拳头大的白点,三年左右的口龄,凭着这两点便剔除了二十来头,再扭身看着剩下的十几头驴,脑袋就是一阵大。

就好比看金国的蛮子兵一样,一个个长得都一样。

左看看又看看就是发觉不出啥来。

正好一个民壮跑过来道:“报!捕头!”

赵捕头走出去问道:“啥事儿?”

“俺们搜完了没发现有外来的小娃子!”

赵捕头皱眉,就扭头问旁边跟着的狗剩道:“都看了没有吗?”

狗剩点点头道:“没找到狗儿!”

赵捕头叹口气,挎着腰刀回到场子前。

一旁的唐老大赶紧跑过来问:“赵捕头可还有什么事要吩咐?”

“有一个十二岁的男娃子被拍拐子给拐走了,身子消瘦,名字叫赵大狗,小名狗儿!若是在你村口路过,你们若有人发觉了就记得通报衙门。”

唐老大赶紧抱拳道:“老汉记住了但看到类似的娃子,就拦下来告诉衙门。”

赵捕头点点头就站在那点名的文吏后面,看着人群。

越看眉头越皱,这寡妇村果然是寡妇村啊!五百来人中,青壮汉子只站了一个小角,数一数才有四五十个,把那些老头、小娃儿都加再一起一共也才一百五十来个。

“唐老大!”赵捕头扭头问道:“你们村到底在外做的什么营生,怎么年轻力壮的汉子们都折了?”

唐老大叹口气解释道:“一个个都不爱老实的种地,听了走境外的生意人忽悠,就吵闹着跟着去,村里也没有本钱给他们置办货物,他们就去给人家当伙计,一趟下来挣些照料货物的辛苦钱,走境外的经常遇到山贼土匪还有蕃部土司里不讲理的蛮子,除了这些路上得个急病,遇到个小灾,一趟下来就得死好几个,这些年可不就折损了好些个!”

赵捕头抽冷气道:“那你还让他们做这个买卖?”

唐老大眼珠子都快红了,“一个个都说比土里刨食来钱快,咱和人家说,都是些年轻火盛的汉子也不听咱的啊!”

赵捕头狠狠道:“抽他们啊!”

唐老大道:“劝还来不及,抽?越抽人跑的越快!”

俩人在后面嘀嘀咕咕,点名的文吏终于点完名了,伸手端起一杯茶水,灌进嘴里才道:“回捕头,除了几个生病的老人和出门做生意的几个,其他的人都在这儿了!”

“出门做生意的都有那几个?”

文吏道:“唐小七,唐小二,唐小三,唐小文,唐小杨,唐小白,唐小石,一共七个人!”

赵捕头点点头道:“这七个人,和衙门开具的路引上可否一致?”

文吏点点头道:“与抄录的名字一样!”

赵捕头道声好,扭头对着唐老大道:“等这七个人回来,你就用鞭子狠狠的抽!若还不听话,你就告诉衙门,不给他们开路引便是!”

唐老大叹口气道:“孩子们大了,嫌弃村里地方小,想出去闯闯我也没理由拦着啊!”

赵捕头哼道:“怪不得你们村变成了寡妇村!”

“报捕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活在南宋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