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红楼庚子纪实 > 第枠一集 妙玉妙语慰湘云(2/3)

第枠一集 妙玉妙语慰湘云(2/3)

上一页红楼庚子纪实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这郡主府盖得好生奇特,一座座独门独院内含着三层小楼,又被青石板的陌路连通,那路上间隔不远就有一个灯杆,入夜时,玻璃瓦的油灯彻夜不灭,映照着四下里灯火莹莹。

她感叹最深,她父母早逝,所以把爵位给了二叔,也因此她在二叔家过活。家里本没什么经营,自然就要省着过了,一到晚上整座府里黑压压的,哪有这般的光亮。

她就在屋里和翠缕就着蜡油灯做些女红。实在是府里不养着做衣服的织娘,只能娘几个动手。也让她练就了一双巧手,却怕别人笑话,只能人前藏拙。

自从叔叔和李想相识,靠着车行的份子,家里才好过起来,二叔叔也得揽实权,府上逐渐的热闹起来。

临行时婶婶说道:“大姑娘万万不要多心,不是将你撵出这府,实在是你叔叔的一番苦心。你爹妈死的早,若是不能给你寻上一门跟脚门第样样周全的,怎么对的起他们。”

想到这,湘云轻叹一声,下了绣楼,倚靠在院内的木椅上,仰着头看天边的弯月。一朵云彩遮住它的一角,像极了害羞的女子低头的模样。

石板路上却传来踏踏的脚步声,隔着栅栏的花丛看出去,一众人簇拥着妙玉,踏月而来。

“怎地还不睡?等着三更再睡?”妙玉眨眨眼问道。

“你呢?这是做了巡夜的娘子吗?”湘云打开门,请她进来。

妙玉站在秋千架前说道:“明日是清明,我有功课要做,所以提前准备着。你若是想念亲人了,明日可去城外的慈恩寺烧些香烛纸钱。”

湘云点点头:“多谢告知了。只是我也没有见过他们,也不知道他们认得我么?”

妙玉看看这位月影下的湘云,轻声与她分说:“儿女都是乘愿而来的。他们发了父母心,自然就有你我投胎落草乃至长大成人。还说什么认识?纵然不识,只要你念动他们的名字,喊上一声爹娘,自有感应的。”

湘云欢喜起来:“这个说法甚是妙。”

妙玉眼中笑意斗生:“你要是听了李大哥之言,必会笑得肚子疼。”

湘云果然要问:“怎么说的?快告诉我!”

“这做父母的都是还债,女儿呢多半是来讨前世一段债的,债清了也就嫁人去了。儿子确是来讨今世债的,还都是高利贷,就没个清的时候。”

湘云噗嗤乐了起来:“真该说给宝玉听听,他可是来讨贾府的债的,也不知道到底欠他多少,总是没个数。”

“你与他自幼相识,必是与旁人不同。和我说说那玉是怎么回事?我却不信婴儿落生能嘴里含着玉的。李大哥那个促狭的说是政老爷没做好事,我也不懂这意思。”

湘云也想不明白,只好说:“只是说他有来历,那玉我也看着不出奇啊。”

妙玉盈盈一笑:“谁还没个来历,想必是为了造势吧,他们家的爵位之争,无人不知的。”

“能挣上吗?他要是没那个爵位,可要怎么过活呢。”湘云替发小着急。

“看他姐姐了。”妙玉深知宫中争斗的风险,若是能得势,这爵给了这位不谙世事的公子反而是好事,就当朝廷养着呗。

湘云恍然大悟:“呀!这二夫人还真是处心积虑。看不出看不出。”

妙玉瞧着她心情好些了,就要走了:“早些歇着,明日我来唤你一起。”

湘云送她到门口,瞧着背影想了想她说的感应之语,又琢磨着李想的讨债之说,自嘲的一笑,心想,我这个债主才惨呢,都找不到人的。爹娘啊,明日我给你们多送点纸钱,这债我不讨了。

次日清晨,妙玉唤醒湘云,又接上宝钗、迎、探、惜并诸女,一起去了慈恩寺。黛玉早和父亲并李想烧了头香,正在寺内静室安坐。李想和那僧录司的大和尚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红楼庚子纪实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