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绛色大宋 > 第八十七节 牛皮不是吹的(2/2)

第八十七节 牛皮不是吹的(2/2)

上一页绛色大宋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画了一个简单的图。

“这是一种泥罐,将炉甘石与木炭放在里面烧,以前造假金用的矿石里有一种金属,若有记载的话应该叫白铅,或是白锡,我叫这种东西为锌。铅匠想办法解决,其余的帮手。”

韩绛是学经济的,古代铸钱这是他专业课之一。

最早有秦时是锡铜,后来唐宋是铅铜为主流,到了明代以后就有黄铜了。

明天工天物里就关于锌的一种提炼办法,冷凝法。

一名铅匠说道:“少君这法子好,小的以前试过分离白铅,我师傅在世的时候,用的是钳锅炼铅,铁盖上会粘些白锡,不过有毒,死过人。再说,白铅也没什么大用,再加上有毒会死人,也就没有人炼了。这手艺是我师公传下来的。”

韩绛一直认为,到了明朝才有这种技术,谁想工匠的意思,这种金属没用,在一百年前就有人会提炼,只是传承的技术,但没多少人使用。

会死人,那应该是铅锌矿石,铅是有毒的。

韩绛听完这种解释,心说可能是明朝的天工开物只是记载一种更好的技术,原始的技术早就了。

事实上,历史研究,十世纪宋朝在提炼铅的时候就能够单独提炼锌,而且成本并不高,因为没找到使用的价值,所以并没有大规模的工坊。

铅匠又说道:“报少君知,最初我们是想从铅矿里炼银,有的铅矿中有银,有的却没有。”

“明白,先试试我说的办法。”

“是。”

铅匠还是有把握的,炉甘石不比铅锌矿石,这东西烧起来至少没毒。

接下来是铜匠,他们负责从铜矿石中炼出尽可能纯的铜,等锌提炼出来后把锌与铜从百分之四十比百分之六十开始,以百分零点三为差别,制作三十种不同比例的合金。

为什么不用现在的铜。

府里的铜不是加了铅,就是加了锡,很少有家里会备下纯铜块。

最后,铸私钱的那些人,负责完成最后的定模。

那些从牢里提出来的人,一人两碗羊肉,就把命卖给韩绛了。

原本以为必死的,现在有肉吃了,而且身后有拿着刀架在他们脖子上的韩府家丁看着,谁能不卖命。

纯手工。

靠着大铁锤完成最后的锻压模工艺,将烧红的铜锌合金放在铸铁模内,盖好,力气大的铁匠一锤子下去,完工。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绛色大宋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