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绛色大宋 > 第七十八节 归正人(2/2)

第七十八节 归正人(2/2)

上一页绛色大宋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
祖问:“少君,淮南东路,为何不用此计?”

“我想想,我需要收集更多关于淮南东路的信息,以及足够多的情报。”

史达祖说道:“少君,两策。那个更好,少君自己选,以李幸身份见那五十个老军。或挑明了,少君曾在河北西路的相州生活多年来拉个亲近。门下也不知那个更好,但凭少君自己选。”

韩绛问:“那个更坏呢?”

“对半。”

“我要想想,或是见到他们再决定。”

史达祖起身:“少君,门下不能陪少君同往,我在那庄子去过多次,此时与少君同往,难免让他们怀疑我在监视他们。”

“明白,先生去忙,容我认真思考。”

“门下告退。”史达祖施了一礼退离。

安置那五十个老军的庄子还挺远的,要出临安府然后再坐船从西湖到西岸,大约就在西湖的西北角,那里是一片连绵的水田,这里有韩家号称万亩荷园。

韩府里的年礼是准备好的,那个庄子的年礼史达祖也提前作好了准备。

不过,将这些搬到船上却是需要一点时间的。

话说钱家梅坞书院。

这里不是后世的梅坞镇,这是西湖东北角一庄依山而建的书院,从临安府北城出钱塘门,也就是历史上有风波亭的那个城门,出门往西沿湖不足一里多过了小桥就到了。

因为梅林之中有一个小码头,这个码头是一个连接西湖到京杭大运河的水道上小码头,所以被称为梅坞,钱家在这里建的书院原本没有名,时间久了被临安府的人以地名称为梅坞书院。

历代学子不断的种植修剪梅树,让书院中的梅花成为独特的一景。

今日,天气一改连续多日的阴霾,天空放睛,碧蓝的天空点缀着几朵云彩,正是赏梅观湖的好日子。

书院内。

钱荨逸提笔在一张白纸上很随意的画了一笔,而后寥寥几笔勾画出一个梅枝,停笔。

一位看起来比钱荨逸还老的老先生接过笔,在一角处画出山水之景。

又一位上前。

最后,当朝左相周必大上前提词。

今冬的赏梅会这才便正式开始。

这作画的四人,韩绛可能一个都不认识,但放在八百年后,这四人有三人,被合称为南宋四大家,与钱家的义庄、书院都有渊源。成名后,也在钱家的书院、画院当过讲师。

他们分别是,刘松年、马远、夏圭。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绛色大宋章节列表下一章